湖州市绿色制造标准化发展报告(节选)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目前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首位。制造业也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还较低,环境污染问题还较为突出。
为突破未来发展的瓶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五大基本战略方针,主要目标是把降低能耗、降低一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用水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标准是将政策制度与行业连接起来的纽带,建立与完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能够从宏观到具体地指导行业的发展方向与思路。
一、绿色制造标准研究现状
(一)绿色制造国际标准。国际上已形成相对完善的绿
色制造标准体系。如ISO 14040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ISO 14955 机床能效与生态设计等标准,ROHS 有毒有害物质限用、ErP 用能产品、WEEE 回收等指令。这些标准与法规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机床能效与生态设计、工程机械轻量化、生产过程能效优化等研究。
(二)绿色制造国家标准。“十二五”期间,我国一直非常重视绿色、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进行,国家颁布了一些列政策措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将目前分头设立的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产品统一整合为绿色产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工信部《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基本建立,绿色设计与评价得到广泛应用,建立百家绿色示范园区和千家绿色示范工厂,推广普及万种绿色产品,主要产业初步形成绿色供应链。
我国绿色制造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现行与绿色制造相关的国家标准147项,成立了“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污染防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标准研究,特别是在节能领域,截至目前已发布工业节能、产品能耗等标准近700项;同时通过推动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清洁生产审核等工作,循环利用、污染防治等方面现有国标都超过200项。但是绿色评价标准的缺失较为明显。
为了弥补这一缺口,“十三五”以来,工信部开展了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作,国标委也在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背景下设置了绿色产品标准化总体组,专门负责绿色产品标准制修订。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相继出台了《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工信部联节〔2016〕304 号)、《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6)586 号)、《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计划(2017-2019 年)》(工信部节〔2017〕110 号)等文件,共发布产品、企业和园区方面的绿色标准48项。
当前,区域性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研究非常少,绿色制造发展缺乏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的整体设计,绿色制造关键标准仍然供给不足,特别是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链方面的标准尤为缺失,急需协同推进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标准研制、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以标准助推绿色制造可有序发展。
二、湖州绿色制造标准化背景
湖州市开展绿色制造标准的优势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的诞生地。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我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二是“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2017年4月,工信部正式批复同意,湖州由此成为全国首个以“绿色智造”为特色的试点示范城市。坚持以绿色智造为主线,着力打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和创新体系建设3种模式;三是全国首个绿色产品认证试点城市。2018年4月,国家认监委批复同意,湖州市开展绿色产品认证试点工作,制定出台《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绿色产品认证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湖政办发〔2018〕55号)。
三、湖州绿色制造标准化建设成效
(一)构建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形成覆盖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的绿色智造标准体系,包括综合基础、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和绿色服务六个子体系。
1.综合基础子体系:主要包括术语分类、标识、计量与监测、计算与统计等方面的标准。
2.绿色产品子体系:主要包括产品绿色设计、绿色设计产品评价、绿色产品评价等方面的标准。
3.绿色工厂子体系:主要包括绿色工厂分级、评价等方面的标准。
4.绿色园区子体系:主要包括绿色园区分级评价等方面的标准。
5.绿色供应链子体系:主要包括绿色供应链构建、绿色采购、绿色营销、绿色物流及仓储、回收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标准。
6.绿色服务子体系:主要包括绿色设计服务、节能服务、节水服务、清洁生产审核等方面的标准。
(二)制定绿色制造关键标准。以蓄电池、木地板、丝绸、板材、办公椅、电磁线等优势产业为重点,选择主要产品,加强产品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先后参与制定了《绿色产品评价通则》等10项国家标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铅酸蓄电池》等32项团体标准。在全省率先发布市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评价地方标准,绿色制造评价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新增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26个、绿色工厂37个、绿色园区3个、绿色供应链10个。
(三)树立一批绿色制造标准标杆。结合“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行动”国家试点城市建设,推动企业开展绿色标准“领跑者”活动,鼓励企业制定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先进“绿色制造”企业标准。截止目前,6家企业8项标准列入国家级企业标准“领跑者”,1家机构列入国家“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估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