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生态文明标准化发展报告(节选)
2005年,习近平同志在湖州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一起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入报告,并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两山”理念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政绩观、财富观、价值观,深刻剖析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并不是舍此就彼,或先此后彼的对立关系,生态优势完全可以变成发展优势,“两山”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开始在全国蓬勃发展,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支持绿色循环低碳经济、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环境保护、倡导绿色消费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浙江省积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型城镇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湖州市作为“两山”理念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发源地、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美丽乡村、城乡一体化发展、绿色金融等领域作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标准化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有效工具,是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系改革总体方案》和《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都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此, 2014年底湖州在全国率先提出“生态文明标准化”的概念,积极探索以标准化助力“两山”转化的有效路径,2015年10月, 湖州获国家标准委批复同意,成为全国唯一生态文明标准化试点城市。
一、生态文明标准化顶层设计基本完成
紧紧围绕《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系改革总体方案》和《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紧密结合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湖州市政府和湖州市标准化研究院共同出台了《湖州市国家生态文明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从构建湖州市生态文明标准体系、实施十大标准化支撑工程、搭建标准化服务平台和建立标准化长效机制等四大主要任务开展工作,提出从2015年起至2019年底“一年打基础,三年出亮点,五年成示范”的总体目标。到2019年底达到完善生态文明标准化示范区创建评价指标体系,研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建立湖州市生态文明标准体系并得到有效实施,针对政府、企业等开展标准化培训1万人次以上的目标。
二、打造生态文明标准体系的“湖州模式”
(一)构建了生态文明标准体系。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对标准的需求状况,在全国率先建立湖州生态文明标准体系,体系主要包括空间布局、城乡发展及融合、绿色产业发展、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和支撑制度实施等7个子体系、26个方面、144个子类别及3774项标准,其中通用基础标准38项,空间布局标准83项,城乡发展融合标准811项,绿色产业标准881项,资源节约标准1149项,生态环境保护标准794项,生态文化标准15项,制度实施标准3项。绿色制造、绿色金融、美丽乡村、城乡一体等专项标准体系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二)制定了湖州特色的生态标准。立足湖州地方特色,制定发布生态文明领域标准87项,包括《绿色产品评价通则》《工业企业和园区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编制通则》等10项国家标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铅酸蓄电池》《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丝绸制品》等32项团体标准、《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南》《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绿色融资项目评价规范》《水工程生态建设规范》《美丽乡村民主法治建设规范》等45项地方标准,内容涉及具有湖州生态文明建设特色的美丽乡村、绿色金融、绿色制造等各个方面,在多个领域填补了国内标准空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南》是全国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标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指南》国家标准获批立项。
(三)建成了引领带动的试点示范。建成75个市级生态文明标准化示范点、11条示范带,主要涵盖美丽乡村、循环经济、城乡一体、绿色渔业等生态文明重点领域。通过示范点、示范带的创建,树立标准化样板,推动标准应用,展现标准化提升作用,形成可看可学的现成经验,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益。例如: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带已接待党政考察团2400批次、12万人次,举办讲座600余场,已经向全国200多个县域推广了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经验。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点新增18亿元的废旧电池回收设施,每年处理15万吨废旧铅蓄电池,回收率达99%以上,企业综合能耗节约16.9%,铅回收率提高0.6%,废酸再利用率提升2%。城乡一体标准化示范点全面实行“一根管子接到底”农村污水治理标准模式和“一把扫帚扫到底”城乡环境管理标准模式,标准化成为城乡一体发展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应用的有效手段。
(四)搭建了开放共享的标准平台。生态文明标准化信息平台正式上线,包含生态文明政策传递、标准体系建设、标准查询、培训服务、试点示范展示、资源共享等功能,特别是示范点实现了地理信息位置动态展示,是我市共享生态文明标准化建设成果的开放平台。
(五)实施了一批高质量的标准化项目。2015年以来,我市在生态文明领域共获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13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9个。试点项目涵盖工业、农业农村、服务业和社会事业各个方面,不少试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如安吉美丽乡村和德清城乡一体获批国家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德清“稻鳖共生”、吴兴“稻米种植”获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吴兴织里镇和安吉县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长兴“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理”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德清“标准地”、安吉鲁家田园综合体、长兴纺织印染节能减排等省级标准化试点。美丽乡村标准化项目获评首届“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重大贡献奖(全省3个)。
(六)培育了一批专业的标准化组织。成立市标准化研究院和市旅游、农业、民政、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动成立省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省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椅业分技术委员会。全市获批省级技术标准综合研究基地2个,区域技术标准联合创新基地1个,企业技术标准创新基地8个。